(天津大学档案馆)
为配合国家档案局“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天津大学档案馆于6月9日在卫津路校区举办了“从这里读懂天大精神—天大档案馆藏手稿精品展”,6月13日又移至北洋园校区继续展览。本次展览获得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许多参展的学生发出的一句句惊叹也是深深流露出对当时老学长作业工整程度和严谨态度的由衷敬佩之情。
此次展览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精神为主线,通过深刻发掘天大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搜索流失在师生校友间的珍贵档案,展出从1895年至今的手稿共计280余件。从教学到科研,从机械学科到化工学科,从课堂笔记到课后实习报告,覆盖时间跨度之大,学科之广,前所未有。特别是1915年学生金问洙的笔记手稿,1917年毕业生李蕴的课堂笔记,都是第一次公开展出。


从北洋大学早期,严谨治学的精神就奠定了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屹立高校之林的基石,1915年实事求是校训的确立也成为天津大学至今流传的基因密码,从金问洙的实习作业到李蕴的课堂笔记,虽经百年的时间而熠熠生辉。日寇侵华,学校被迫内迁西北,组建西北联合大学,并参与组建了西北工学院,并于抗战胜利后西沽复校。北洋学子们刻苦学习,严谨治学的作风越发彰显出来,抗战胜利后北洋大学严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