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刊 >> 正文
天津高校档案工作简刊(总第十七期)
2021-09-28 16:26  
天津市高教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主办2006913
 
 


 

本 期 目 录

“全国高校档案信息开发与服务利用工作研讨会”在宁夏大学举行

 

全国高校档案信息开发与服务利用

工作研讨会在银川举行

8 3 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主办、宁夏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档案信息开发与服务利用工作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召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档案馆及全国120余所高等院校档案馆的代表和部分省、自治区教育厅的领导2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吴世彩、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副局长张玉琴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会长陈华新作了认清形势、聚焦主题、全面开创高校档案服务利用工作新局面的主题工作报告。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副会长尉洪光主持。

会上,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和宁夏大学五所高校的代表结合各自学校档案工作的特点分别介绍了经验,做了大会交流发言。此次大会交流与以往开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言人在台上讲解,台下有代表提问,采取上下互动的形式,可以说是本次会议的一个创新,搭建了代表们相互交流的平台,成为会议的亮点,活跃的会场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紧紧围绕高效创新服务的主题报告开展了讨论,在服务创新基本思路、目标和工作任务和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服务创新机制和创新体制交流了的特色和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代表们还就电子档案归档办法、档案数字化问题、档案部门编制、人员机构设置、档案的编研、档案的收集的齐全率、安全归档问题、档案利用收费问题、档案人员职称问题等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对中山大学紧紧围绕 孙中山 先生的生平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深入挖掘其闪光点,积极开展编研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的经验对各学校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具有很好启发作用。

会议提出了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创新体制多元化、馆藏特色化、服务形式宽泛化和档案人员专业化的工作目标,对高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设想和建议。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简介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一书是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研究小组”在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有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编著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应用。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文件的出现、电子档案产生的社会和技术环境,分析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思路。第二章主要介绍电子文件的含义,电子文件的8  种特征即: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形态、电子文件对设备及标准的依赖性、载体的非直读性、电子文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元数据的依赖性、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性、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及不安全性、电子文件信息的易更改性、电子文件非实体归档的可能性。第三章主要介绍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加强技术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加强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确立。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第五章主要介绍各类载体的性能及特点,档案工作使用载体的选择。第六章主要介绍电子档案的保存,电子档案的利用。第七章主要介绍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电子档案管理所必须的配置,网络的组成与传输,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更新及对策。第八章主要介绍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培养途径。

通过阅读这本书,档案工作者可以全面了解电子文件产生的环境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对我国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学会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掌握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的不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段关于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明确电子环境下文件和档案工作的新任务,从而系统地掌握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该书是目前国内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领域内的有影响力的著作,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